2022-02-28 17:40:56 文山华图考试网 http://wenshan.huatu.com/ 文章来源:云南华图
1. 2020年,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,被发扬光大的志愿精神就是时代赋予雷锋精神的新内涵。从用私家车义务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的爱心志愿者;到把自家酒店拿出来免费让医务人员住的酒店老板;从通宵达旦给医院赶做1800份早餐的餐馆厨师,到将一份份饭菜送到医院送到居民身边的外卖小哥...居民志愿者、巾帼志愿者、青年志愿者、网络志愿者、文明志愿者、民兵志愿者等等,以实际行动书写了抗疫期间的“雷锋故事”,共同汇集起如海一般深沉的中国力量。
对以上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:
A.新时代的志愿精神
B.新时代的“雷锋故事”
C.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
D.新时代雷锋精神的新内涵
2. 很多人记忆里的搪瓷缸子、搪瓷饭盆如今只出现在影视作品中。但如果说起搪瓷的另一个名字,人们就明白它的出身是多么高贵。实际上,搪瓷只是它的中国名字,在世界其他地方都叫珐琅。1914年,日本将大量低质搪瓷制品倾销我国。此后,珐琅和搪瓷虽属同一种工艺,却在我国被约定俗成地分配到不同的行业中,工艺品叫珐琅,工业日用品叫做搪瓷。由于是舶来品,搪瓷在民间一度被称为洋瓷。
上述文字旨在讲述:
A.搪瓷的用途
B.搪瓷的由来
C.搪瓷的身份
D.搪瓷的传播
3. 味精的诞生和使用只有百年的历史,但对于拥有几千年历史的美食大国而言,没有味精,依靠各种天然食材混搭也能提出鲜味来。据说,古时“鲜”字的写法本是三个鱼字。鱼本鲜中之最,三个鱼就更鲜了。春秋时代,齐桓公的御厨易牙首创了“鱼腹藏羊肉”这道菜,从而开创了天然食材混搭提鲜之道。以鱼、羊二味合烹为馔,千古流传,成为“鲜”字之本,于是后来“鲜”字的写法才改为“鱼”加“羊”。
上述文字重在说明:
A.味精的发展历史
B.“鲜”的典故
C.混搭提鲜的传统
D.“鲜”的来历
4. 春秋以前,茶叶因其药用价值而被关注。古代人直接含嚼茶树鲜叶汲取茶汁,以感芬芳,久而久之,茶的含嚼成为人们的一种嗜好,这是茶之为饮的前奏。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,生嚼茶叶的习惯转变为煎服,即鲜叶洗净后,置陶罐中加水煮沸,连汤带叶服用。煎煮而成的茶,虽苦涩,但滋味浓郁,风味与功效更胜一筹。之后就养成煮煎品饮的习惯,这是茶作为饮品的开端。
上述文字重在说明:
A.茶叶的品茗历史
B.茶叶的药用价值
C.茶叶的煎煮习惯
D.茶叶的风味功效
5. 如今的互联网,已远非一个工具,它渗透并影响着深层的社会关系。曾经,浓浓的年味是一句问候、一副春联、一顿年夜饭。而在互联网时代,这些历史悠久的年俗也发生了变化,网络红包已成为过年的新标配。互联网改变的不仅仅是传统民俗,它对政府管理理念、社会治理体系,都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。网络问政越来越被普通群众所接受,微信公众号已成为政务新媒体的重要平台。
上述语段旨在论述:
A.网络红包成为过年的新标配
B.网络促进政务管理与创新
C.互联网深层次影响社会关系
D.网络问政被普通大众接受
查看解析答案翻页哦~
↓↓↓事业单位备考资料↓↓↓ | ||
优惠资料 | 资料 | 资料 |
[ABC类]22年事业单位平步入事计划(团¥1起) | 【全类别】昆明事业单位精雕细琢面试礼包(¥1) | [电子版]云南事业单位礼包(网课+资料)(团¥1) |
[ABC类]事业单位厉兵秣马(资料+网课)(¥11.11起) | 面试基础知识包(¥0) | [云南]2022年时政周播直播版(¥0) |
【ABCDE】云南事业单位历年珍题(¥9.9起) | 2021版事业单位面试技巧·真题·热点三合一(¥59) | [云南]2022年时政周播50讲版(回放版)(¥9) |
1.【答案】D
【解析】第一步,分析文段。文段第一句提出“抗疫赋予雷锋精神新内涵”的观点。第二句举例论证,从“爱心志愿者”、“酒店老板”、“餐馆厨师”,“外卖小哥”等,均是论证“雷锋精神新内涵”的具体体现。文段为总-分结构,重点句为首句,强调雷锋精神的新内涵。
第二步,对比选项。D项是对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。
因此,选择D选项。
【拓展】A项没有主要话题“雷锋精神”;B项属于举例论证内容,非重点;C项“时代价值”,文段并未提及,无中生有。
2.【答案】C
【解析】第一步,分析文段。文段首先通过搪瓷缸子、搪瓷饭盆引出搪瓷。接着通过“但”转折引出搪瓷的另一个名字,即珐琅。之后解释了搪瓷只是它的中国名字,在世界其他地方都叫珐琅。最后则是具体说明搪瓷何时传到中国,以及其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身份。文段整体为“分—总—分”结构,主要介绍了搪瓷的身份。
第二步,对比选项。C项内容符合上述分析。
因此,选择C选项。
3.【答案】C
【解析】第一步,分析文段。文段首先阐述味精只有百年历史,美食却有几千年历史这一事实,引出了“过去没有味精,人们依靠各种天然食材混搭提鲜”这一主题。然后通过“据说”列举古时的“鲜”字写法演变的例子,即从“三个鱼”变成“鱼”加“羊”,这一演变的原因是御厨易牙开创了天然食材混搭提鲜之道,以鱼、羊二味合烹为馔,具体解释了混搭提鲜因何而来。文段整体为“总—分”结构,重点强调了“依靠天然食材混搭提鲜”这一话题。
第二步,对比选项。C项“混搭提鲜的传统”与文段重点强调的内容话题一致。A项“味精的发展历史”中“发展历史”无中生有,排除A项。B项和D项均是针对“鲜”的描述,与文段话题不一致,排除B项和D项。
因此,选择C选项。
4.【答案】A
【解析】第一步,分析文段。文段首先提到春秋以前,茶叶是因为药用价值被关注的。之后提到了茶之为饮的前奏,即直接含嚼茶树鲜叶汲取茶汁。最后提到了茶作为饮品的开端,即随着生活的变化慢慢变成了煮煎品饮。文段整体为“分—分”结构,主要介绍了历史上的古人如何品茶。
第二步,对比选项。A项“品茗”即是品茶,符合文段主要介绍的内容。B项“药用价值”、C项“煎煮习惯”和D项“风味功效”均不能全面概括文段,不能作为文段重点说明的内容。
因此,选择A选项。
5.【答案】C
【解析】第一步,分析文段。文段第一句通过介绍如今的互联网进行背景铺垫,第二句以过年的变化为例子表明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改变,第三句用关联词“不仅……而且……”递进引导主旨句,点明互联网对社会方方面面的作用,最后一句依旧是举例论证,表明互联网对政务的影响。文段为整体为“分—总—分”结构,强调了互联网对社会方方面面的影响。
第二步,对比选项。C项内容是对主旨句的同义替换,A项、B项和D项都属于前后例子部分的分述内容,偏离重点。
因此,选择C选项。